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
  • 娱乐
  • 知识
  • 时尚
  • 热点
  • 百科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探索 >沪市公司2018年度整体营收增长11% 九成公司盈利 盘点今年的公司年报“大餐”

    沪市公司2018年度整体营收增长11% 九成公司盈利 盘点今年的公司年报“大餐”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5-13 02:07:16 来源:匠意阁 作者:综合

      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 一年一度的沪市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已于4月30日正式收官。盘点今年的公司年报“大餐”,有令投资者喜上眉梢的年度业绩龙头和现金奶牛,也有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整体增长巨额亏损和业绩变脸。到底上市公司交出了怎样的营收成绩单,今天答案已全面揭晓。司盈记者对沪市公司2018年的沪市业绩表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。总体来看,公司2018年度沪市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增长,年度部分公司前期集聚的整体增长风险也有所释放。

       沪市整体营收增长11%,营收九成公司实现盈利

      截至目前,司盈沪市已有1466家公司披露年报,沪市另有*ST毅达和*ST新亿无法按期披露年报。公司过去一年,年度沪市146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.5万亿元,净利润2.8万亿元,增幅分别为11%和4%。1323家公司实现盈利,占比达到九成。其中,实体类公司(非金融)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规模分别达到26.53万亿和1.15万亿,同比增幅分别为13%和7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.01万亿,增幅达到10%。这些情况表明,沪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,2018年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变化,迎难而上、提质增效,在总体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已经较大的基础上,增速虽有所放缓,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。

      具体来看,沪市公司业绩的结构化特点比较突出。大市值蓝筹公司中流砥柱的作用显著,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均实现盈利。数据显示,上证50公司合计营收规模达到18.32万亿元,利润总额为2.01万亿元,占沪市整体的55%和72%,沪深300的沪市成分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分别为24.88万亿元和2.46万亿元,占比为74%和88%。其中,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公司业绩增幅最大,达到7%。行业方面,受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,不同行业因所处上下游地位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业绩表现突出,全年利润的增幅分别达到58%、51%和38%,相比之下,金融业、传统百货等行业在供给测改革和去杠杆背景下业绩增速有所放缓,但依然实现盈利。

      分红方面,沪市公司继续保持了历年来重回报、高分红的蓝筹特点。数据显示,1466家公司中有1107家公司在年报中提出了分红预案,合计拟派现金额达到8853.87亿元,在去年8111亿元的基础上再创新高;平均分红比例为41.37%,较2017年进一步增加3.45个百分点。派现公司中,805家公司的分红比例在30%以上,220家公司的分红比例超过50%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沪市已经涌现出一批专注主业、经营规范、稳健增长的优质蓝筹企业,有738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,占比高达50%。这些公司中,既有代表国民经济支柱的“巨头”,如中国石油、中国神华、五大商业银行等,也有各行业的“明星”翘楚,如建材行业的海螺水泥、中国巨石,制造行业的福耀玻璃、中国核电,医药行业的恒瑞医药、片仔癀,食品行业的伊利股份、海天味业等。这些公司多年来深耕主业、精益求精,将公司的“小我”与改革发展的“大我”相结合,将自身的发展贴紧经济转型的大局,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,也是经济转型、科技创新的先行者。

       绩差公司风险平稳释放

      今年,也有一些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,个别公司披露了巨额亏损、甚至业绩变脸的公告,市场广泛讨论,投资者也有所担忧。记者仔细梳理发现,对实际情况也不必过于悲观,这些公司的危机中也蕴含着新的转机。

      数据显示,沪市亏损公司合计143家,占比约为10%。其中,亏损金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仅38家,占比不足3%。整体来看,尽管亏损公司家数较往年均有所增多,一些公司的亏损规模也有所加大,但绝对占比均较小。

      具体分析,绩差公司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。有些公司主要由于前期未能较好的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生产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;还有些公司可能存在前期业绩水分不少,趁机大洗澡的嫌疑。但总体来看,沪市公司亏损面有所扩大,主要还是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,一些企业风险逐步出清的客观实际,是经济发展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,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。不少公司风险出清,也是为下一步的经营发展积蓄能量。

      记者还注意到,对业绩巨亏、业绩变脸的公司,监管层高度关注。上交所前期已就相关事项多番问询,严查严管。据了解,对于公司蓄意不当盈余管理、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的行为,上交所后续还将结合年报审核,加大监管力度、从严问责,还投资者一个真实、客观的上市公司。

    标签:沪市|整体营收增长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
    • 上一篇:央行年内首次下调LPR利率!对楼市有什么作用?
    • 下一篇:深圳多举措支持“新三样”扩大出口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140.6万人次!宁波这些地方,火热!预测今天更火
      • 水中(邻)苯二甲酸盐溶液标准物质:助力环保与食品安全检测
      • 海水 COD 光电检测系统的研究(二)
      • 海水 COD 光电检测系统的研究(二)
      • 国家药监局: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
      • 丙烯酰胺标准品:确保实验准确性
      •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之防腐剂的测定(二)
      •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
      • 神幻之恋1.2全流程攻略秘籍详解 隐藏英雄密码解锁技巧与神秘角色获取指南
      • 正丁醇标准品: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六安这“两项补贴”标准提高
      • 第一届“伟业十佳实验员”评选网上投票开始啦!
      • 环境检测报告不可以错过的小细节哦
      • 羟基丙酮标准品:高纯度保障,实验无忧
      • 两市下跌 汽车零部件板块逆势上涨
      • 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渗透机理(四)
      • 水中硫氰酸盐溶液标准物质:助力环境监测与水质评估
      • 曹晓革到千岭乡复兴镇调研 宿松新闻网
      • 列王战火硝烟起: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
      • 展会直击丨伟业、中科亮相南京论坛,尽显品牌魅力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沪市公司2018年度整体营收增长11% 九成公司盈利 盘点今年的公司年报“大餐”,匠意阁   辽ICP备97645398号sitemap